考试
2021-08-04 05:53:14

城市的发展状况往往是社会经济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城市的发展状况往往是社会经济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坊不再是封闭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城市生活》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三  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伦敦经济地位在近代社会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解析

(1)由材料“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见城市商品经济发达;由材料“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可见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2)由材料“明朝中后期,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可见苏州由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附于上海的边缘城市。关于“原因”,可以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由对比苏州近代工业发展艰难而上海近代化发展比较有利归纳作答。(3)由材料“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可得出伦敦为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关于“原因”,由材料“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基本实现了城市化”,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由材料“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可得出交通和地理位置。

(1)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2)变化:苏州由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附于上海的边缘城市。原因:传统手工业业衰落;近代工业发展滞后,阻碍了苏州的转型;西方商品涌入,冲击了苏州传统的经济;传统社会制度限制了近代化的转型;上海以及其他通商口岸的开设,贸易中心发生转移。(3)伦敦为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和地理位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