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11:47

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中国文化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中国文化结构有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二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思想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这两种不同做法产生的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回答;第二小问从二者思想积极和消极视角分析回答。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思想主张回答即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前后时期传播思想回答。结合所学从批判继承角度回答。

(1)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秦始皇摧残了文化,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汉武帝使儒家思想称为封建正统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不利于文化的自由发展。(2)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3)贡献: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进程;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表现: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4)启示: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