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和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和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史)

材料一  “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材料一中“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哪两次战争?

(2)为什么说“辛丑年里泪盈盈”?

(探索史)

材料二  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着清朝的衰落与悲凉的晚景。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3)李鸿章极力推进的“改革”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口号是什么?

(4)李鸿章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请举一例说明“国人皆欲杀”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抗争史)

材料三  众所周知,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演讲

(5)材料三中的“中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外交家顾维钧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后,引发了中国哪一运动?

(6)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就是尊重历史,注重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走未来的路,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原因。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解析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洋务运动。自强、求富。(4)1895年春,李鸿章作为议和全权大臣,赴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北洋军阀政府(北洋政府)。五四运动。(6)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一个国家,只有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弱国无外交,要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使祖国强大;任何时候,要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1)根据材料一“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咸丰帝在位时,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劫并焚烧了圆明园;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因此“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指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说“辛丑年里泪盈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李鸿章极力推进的“改革”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人皆欲杀”的历史事件中,1895年春,李鸿章作为议和全权大臣,赴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是其中的一个;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根据材料三“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取的,鉴于和会……中国政府要求和会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利归还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巴黎和会相关。当时的“中国政府”指的是北洋军阀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引发了五四运动。(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一个国家,只有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弱国无外交,要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使祖国强大;任何时候,要坚决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