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
纱厂纱锭数(枚)
14 653
69 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产量(万包)
2 047
6 766
330.5
缫丝业
出口量(担)
3 039
4 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 569
45 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 943
29 270
368.5
卷烟业
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产量(万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产量(万吨)
89
145
162.3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 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建筑用品;设备、器材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1903
0.7
14.3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16.0
17.5
17.0
65.4
82.4
出口商品
时间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4
17.2
11.9
32.9
6.8
1910
39.1
0.7
13.1
14.7
28.3
8.0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从材料一中提炼,应从整体、行业与地区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应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对比材料二表格中的进出口情况,逐一概括。
(1)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成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等。 (2)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甲午中日战争后:现代化加快,进出口贸易发展。
相关试题
下面哪种动物不是冠状病毒常见的宿主?答案
(判断题)A freight forward
(判断题)能够将文本框控件隐藏起来的属性是v
(单选题)根据《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
(多选题)关于市场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专家们借助射电望远镜精确地测出出银河系离太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60周年大会上指出
我国的四大牧区是指:?答案
给水、排水管道运行前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的管
宿舍、办公用房的建筑层数不应超过()层答案?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_____。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谈判团队的角色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一个人在读中国的古诗的时候,脑子中很快地出现
磁石不具有的功效是()
担任澳门行政区长官须( )
患者男性,24岁。右肾上腺肿瘤。查体一般情况
在进行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时,下列关于暴雨强
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