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29:47

“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

题目描述

【题目】“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治铁、凿井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音乐、雕塑等也紛纷东来。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广州、泉州宁波等地保存大量相关原址遗存、海上丝绸之路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持续时间2000多年,范国覆盖半个地球,是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1)依据材料一中的字母提示制作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

(2)材料二体现了丝路交往的哪一特点?除材料二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史实可以

(3)说明丝绸之路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请举出一例。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正在中报世界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其申遗的优势。(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一带一路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到达欧洲的大秦,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2)根据材料“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治铁、凿井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音乐、雕塑等也紛纷东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了丝路交往的特点是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据所学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所以说丝绸之路是经贸之路。印度的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所以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等发明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所以说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交流之路。经济商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等传入中国;文化交融之路,西域的多种乐器和歌舞、佛教等传入中国;科技交流之路,汉朝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除材料二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丝绸之路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请举出一例。(3)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申遗的优势是,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

(1)(2)特点:双向交流;印度的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所以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等发明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所以说丝绸之路也是科技交流之路。(3)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4)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有利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