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30:19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第(1)问,“表现”,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等。第(2)问,“差异”,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重应用、重整理和总结;西方科技重理论、重实验和逻辑推导。“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等角度对比分析即可。第(3)问,“原因”,依据材料四信息“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概括得出: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大量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知识经济的兴起等。“启示”,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科技创新、重视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角度分析。

(1)表现: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差异:中国古代科技主要体现在应用技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主要体现在理论科学,采取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推导的研究方法。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政策。(任答其中两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迭起。(3)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大量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知识经济的兴起。启示:科技创新;重视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答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