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材料三“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1)据以上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分别出自哪一个条约?请你从材料中概括出,列强从中攫取了哪些侵略权益?

(2)从材料中你感知到当时的清政府的态度如何?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相关结论?

(3)你认为这些条约对我们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4)探究这些重大事件产生的原因,你认为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

答案解析

(1)材料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割占香港岛。材料二《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材料三《辛丑条约》;赔款四点五亿两;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许居住;拆毁大沽炮台。(2)照办;清政府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有利于商品倾销;损害了国家主权;加重了人民负担;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损害了国防,有利于对中国的侵略。(4)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可知,材料一是《南京条约》:英国取得了五口通商、割占香港岛的权利。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可知,材料二是《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使馆境界……不准在界内居住……将大沽炮台……削平……”可知,材料三是《辛丑条约》;内容有,赔款四点五亿两,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许居住,拆毁大沽炮台。(2)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一一照办;清政府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根据所学可知,开放通商口岸有利于商品倾销;割香港岛等条款,损害了国家主权;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拆毁大沽炮台等,损害了国防,有利于对中国的侵略。(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