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九(2)班开展“原子能(核能)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

题目描述

【题目】九(2)班开展“原子能(核能)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说史】

(1)下图人物在20世纪初创立了哪一理论,为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问题探究】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结束。

(2)李佳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你同意李佳的看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

观点: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3)原子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能源,前两次科技革命人类发现的能源有哪些?

(4)列举所学知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验证“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相对论。(2分)(2)不同意。(1分)理由: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进程,是重要原因之一。(2分)(3)蒸汽、电力、煤炭、石油等。(2例即可2分)(4)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或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原子能(核能)用于建造核电站,提供电力。(学生作答符合题意,正反各举1例即可,2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科学地利用它,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1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爱因斯坦的认识。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胜利原因的认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当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时,世界人民建立起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进程,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不同意李佳的看法。(3)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开采。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4)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的认识。二战中,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或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但合理利用原子能(核能)用于建造核电站,提供电力。因此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科学地利用它,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