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识图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识图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器时代”。

(1)指出图1青铜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它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图2青铜器叫什么名字?

材料二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文字?据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汉字“明”属于哪种造字方法?

答案解析

(1)图1名称: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图2名字:四羊方尊(2)文字:甲骨文朝代:商朝造字方法:会意

(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地区广泛。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图2反映的是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2)根据材料二“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主要记录了我国商朝的历史,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汉字“明”使用的是甲骨文中会意的造字方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