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不断吸收融合、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内
题目描述
【题目】儒学是不断吸收融合、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从北宋的周、张、二程,到南宋的朱子,再到明代的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如此集中、突出地用心性之学来体证、描述儒学义理,无疑是宋以后在佛、老刺激下的结果。理学在工夫论及心性本体论上,均与佛、老颇多相似之处,以至于自始便蒙受“阳儒阴佛”、“阳挤之而阴助之”之类的讥刺,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
——陈多旭《宋明理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
材料三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一般都具有一些显见的道德教条及行为教条(尤其在公共场合);但是在私人场合,儒家对其治下的个体只要求自我反省,与其他很多宗教相比,这种自我反省并不具有排他性。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维基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儒学的内涵 ,并指出董仲舒这一做法的政治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思想相比其他宗教相比突出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可概括出董仲舒儒学的内涵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这一做法是为了神化君权、限制君权。(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朱子,……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可体炼出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既吸收融合又批判驳斥;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是由于丰富儒学内容和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需要。(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论证的能力,根据材料“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反映出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用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抓住三个重要的阶段: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阴阳五行学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成为官方哲学;清末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现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神化君权,限制君权。 (2) 既有吸收融合同时又批判驳斥;丰富儒学内容,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3) 特点: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论证: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学说,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或者:近代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相关试题
9487 从16世纪末开始到此后的半个多世纪
【单选题】 护理脱水补液的患儿时,如输液后患
8144 对于晶闸管输出型PLC要注意负载电
(单选题)小李所在的单位正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关于《聊斋志异》,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包括()。
(单选题)从员工构成特点分析时,下列因素会对
智慧树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文化》见面课
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
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疏导。下列方法正确的
电梯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的作用
根据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的相关规定,治理层
115、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主题,以下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性企业。20×6年4月1日,
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
怎样签订非同型血输注治疗同意书?
下列语句中语序的变化不会引起含义或结构变化的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些教学过程是传统教学无法完
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是更精确有效的流动性评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