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探究

题目描述

【题目】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志,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共产党人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成果。

材料二  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2)材料中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发表上述议论的?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什么?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分别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国共两党的合作在近代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你认为在和平年代,两党的合作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创建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北伐战争消灭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2)事件: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政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4)有利于统一事业的推进,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促进两岸交流等。

(1)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其中1924年建立的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其中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这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表现。此外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2)依据材料二“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可知,材料中毛泽东是针对西安事变发表上述议论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成扣押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为促成联合抗战大局维护国家利益,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依据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分析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政治的表现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军事上的表现是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共两党的合作在近代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我们认为在和平年代,两党的合作有利于统一事业的推进,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促进两岸交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