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关系
题目描述
【题目】【中美日三国关系】
当前,美中日三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三位,三国关系直接影响世界局势的发展。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材料二“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在中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改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侵占我山东主权,喊出了哪些口号?请举一例
料三会议期间,英美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在《九国公约》签署前,中国和日本在会外签订了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利益的条约。
——改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3)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4)列举一例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战役。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5)20世纪7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美敌对状态的结束?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材料一是《纽约时报》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的评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其中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符合五四运动史实的口号任举一例即可)。(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因此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华盛顿会议;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会议期间,英美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可知,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原因是反对日本独霸中国。(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中国人民筑成血肉长城,奋起抗击日军的侵略,组织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例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符合史实的战役任举一例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四“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我们(美国)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和美国的帮助(或国际社会的支援)。(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相关试题
乡村文化要向城市文化看齐()答案?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机中中心环节是什么()答案
下面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
哥白尼是怎么死的
公民在国防动员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
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
17. 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
1956年~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
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严重
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有液蓄电池属于()物品。
股票基金风险通常比单一成分股( )。A大B相
发展磷酸原系统的训练,一般采用()的训练。
混凝土浇筑中如已留设施工缝,那么已浇混凝土在
造成电信业务量的不均匀性的根本原因是()。
长沙三汊矶大桥是2006年建成通车,还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