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09:58:28

“举报风波”大家谈。

题目描述

【题目】“举报风波”大家谈。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刘文展,因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费”被劝退后,将自己的遭遇发到网络上,经网络传播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刘文展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费”是因为“很多同学交不起学费、补课费就辍学了。”刘文展自认为“爱管闲事”。他曾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环保、路况等问题,还包括一起他遭遇的“暴力执法”。

刘文展: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母亲:我们家人没有人赞同他的举报。他买了很多法律的书籍,总跟我说,法律上是这么说的,你不懂就不要乱说。学校、班主任发出退学通知,在一定意义上侵犯了刘文展的受教育权利。教育主管部门泄露了刘文展的举报信息。

   

—— 摘自“北京青年报”

请你评析:

(1)从道德角度,你认为刘文展身上有哪些体现“正能量”的品质值得点赞?

(2)从法治角度看,刘文展同学怎样践行了法治国家对公民要求的?

(3)刘文展的妈妈,学校、班主任,教育主管部门哪方面的观念(或意识)亟待提高?

(4)通过你对“举报事件”的了解和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你概括一个正确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本题要求回答刘文展身上有哪些体现“正能量”的品质。刘文展举报环保,路况等问题,说明他有正义感、责任感、刘文展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费,是因为“很多同学交不起学费,补课费就辍学了”,说明他具有同情心。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要求回答刘文展同学怎样践行了法治国家对公民的要求。“他买了很多法律的书籍,总跟我说,法律上是这么说的”,可知他学法知法,能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可知刘文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同学(他人)的合法权益;“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费”,可知他依法履行建议监督权;依据上述内容组织答案即可。(3)本题考查法治观念,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刘文展的母亲反对他举报,学校、班主任因为举报,劝其退学,都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的表现。(4)本题要求概括一个对“举报事件”的正确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全面依法治国”任重道远;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任务艰巨;向刘文展学习;某些教师和父母法治素质需提高等方面来回答。

(1)正义感、责任感、同情心等。(2)①刘文展能够自觉依法行使公民建议监督权,举报学校违法收费行为。②能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同学(他人)的合法权益。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3)法治观念(或法律意识)。(4)示例一:在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任重道远。 示例二: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提高任务繁重。 示例三:我们应弘扬刘文展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法治精神。 示例四:某些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亟待提高。示例五:某些父母的法律素质亟待提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