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2:03:14

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日:“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孟子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转型的主要影响。五四运动中青年的哪一主要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大成公司的商标蕴含着企业的文化精神,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种经济思潮?甲午战后,在这种思潮的感召下,弃官从商的南通“状元实业家”是谁?

材料四  学校近期开展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活动,小梅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示:

(4)在活动分享环节,小梅向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我国在1964年取得的哪科技成就揭开了这个“谜底”?邮票中的人物被授予什么称号?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此可知“仁”的根本是“孝悌”;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儒家战国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2)依据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一直被我们继承和发扬,传承至今。(3)依据材料三《大成公司档案史料文献》中“民族纺织巨子”,可知反映了的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张謇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创办了一系列企业,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经济思潮;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4)依据“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可知,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的原子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从邮票的文字可知人物是邓稼先,据所学可知,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根本:孝悌。主张:实行仁政。(2)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精神:爱国主义。(3)思潮:实业救国。张謇。(4)成就: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称号:“两弹元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