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题目描述
【题目】交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材料一 从夏朝到战国的一千八百年中,中国历史上民族与民族间不断进行混合运动。战国末年,民族混合运动大体成熟,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秦汉大一统民族出现了。
先秦民族混合运动的发展,使先秦交通达到了某一水平,同时,先秦交通的新进展也推动了这种民族混合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先秦的“民族混合运动”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概括先秦交通发展与“民族混合运动”的相互关系。
材料二 《秦朝驰道方向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说出秦朝驰道走向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驰道对国家的作用。
材料三 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记载了中国丝绸运销罗马的情形。新疆出土了“马人”武士毛织物。上面有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怪,乐器来自古代西亚。织法极富立体感,这种由西方传到新疆的织造技术,对中国唐宋时代的丝织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周菁葆《丝绸之路与汉代西域的毛纺织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材料四 江、河、淮、汉,几乎全是自西而东的天然水道,不能在南北沟通上发挥作用。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独能具备这种条件。大运河是由通济渠和永济渠等联络而成,通济渠的开凿利用一部分鸿沟的旧水道,永济渠利用一部分天然河道。唐初,关中的粮食不够京师民众食用,就用大运河运东南之粟,以资补助;唐中叶以后,大运河中段简直是中央政府的支柱,如有阻碍,立时感到恐慌。宋朝称通济渠为汴河,《宋史》记载:“汴水横亘中国……半天下之利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4)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大运河的特点是利用旧水道或天然河流进行修建,沟通了南北。 ( )
②大运河促进了经济交流,但是在巩固政权方面作用不明显。 ( )
③隋朝大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 )
材料五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1500年代之后的200多年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物种的全球性扩散,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等。他在《全球通史》中呈现了以下史实:
①人们的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
②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大半未探明。
③欧洲的橄榄树和葡萄树到了美洲,而美洲的印第安人贡献出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④美洲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等供应欧洲,三角贸易发展起来。
⑤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
(5)依据材料五,将史实和结论正确搭配。(写序号)
结论一:人类有了新的全球性视野。史实一:____
结论二:物种的全球性扩散。 史实二:____
结论三: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史实三:____
材料六 19世纪3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先行部门的棉纺织业已经完成了技术革命,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使货物待运量大增,运输范围扩大。1830年,英国公共马车的速度已接近技术极限,时速为10英里左右。而史蒂芬孙驾驶的机车时速为15英里,之后速度不断提升。就客运而言,乘客普遍感到乘坐火车更安全、更舒适。1842~1870年,联合王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净增12.6倍和27.2倍。
——摘编自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6)依据材料六,概括铁路运输发展的背景和作用。
答案解析
(1)本题以先秦民族混合运动为背景,主要考查对秦汉大一统形成的影响,以及先秦民族混合运动与先秦交通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故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的“民族混合运动”造就的新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先秦交通发展与“民族混合运动”的是相互促进关系。(2)依据所学知识并观察地图可知,以咸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咸阳为首都,大致方向都向东。驰道是在交通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统一;加强对地方管理;有利于平定叛乱等。(3)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疆出土的毛织物的制造技术来源于西方,由此可以看出中西两地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以及商贸往来的发展。故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4)(4)该题考查隋唐大运河的产生、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与试题进行对比分析。第一问中提及大运河的通济渠为一部分旧水道,永济渠为天然河道,与试题中为原文替换,因此正确。第二问中提及大运河巩固政权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材料却并没有提及。第三问中涉及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而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京杭大运河相关内容。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5)该题考查的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发展所对应的相关史实的搭配方法。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考察的知识点和结论进行相关搭配。结论一强调人类的全球视野,与之相关的一定要在史实中提到与全球性相关的内容。结论二强调的关键是物种的扩散,那么史实中一定要与物种相关。结论三强调经济关系,那么与经济关系相关的有三角贸易、各国对待进出口贸易的反应等。(6)该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铁路运输行业的背景影响和作用。该题分为两部分作答,首先作用部分主要涉及的知识点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带来的货物运输业的运量发展、范围的扩大。其次作用部分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铁路运输所带来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乘客感觉到火车乘坐的安全舒适、铁路客运量、货运量的大幅增加等。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以都城为中心(从都城出发);大致方向都向东。巩固统一;加强对地方管理;平定叛乱等。(3)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4)①正确;②错误;③○(5)史实一:①;史实二:③;史实三:④(6)背景:工业革命;作用:运输速度加快;运量增大;人们出行更加舒适、安全等。
相关试题
选出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长余佩之
(多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6年1月10
材料一“真诚的友情是永久的,不会瞬时烟消云散
为了解决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管得过死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
“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
4年前,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下列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
帘幕具有( )的吸声特性。
针对集团客户这一特殊客户群体,将集团客户的购
调查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需
启动流速
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
财务公司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或财务工作3年以上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不构成挪用公款行为,而
办税服务厅应在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服务时限内办结
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是在()。
企业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声望的心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