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自救之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中“学习外国利器”指什么事件?举一例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哪一战役宣告了该事件的失败?
(维新之路)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3)材料三中“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领导人还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试举一例。
(思想风暴)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甲午中日战争。(2)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4)民主、科学。(5)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
(1)依据题干“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和民用企业如汉阳铁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依据题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3)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从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1915年—1916年,孙中山领导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4)依据题干“北大、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三个人物共同在北大而结缘,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在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使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5)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由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而得出中国近代化起步呈现出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关试题
【名词解析】 国家管理权力结构(学历考试,高
【简答题】 什么是班级制度管理?(学历考试,
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现象的产生,其
(单选题)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在组织实施的
(单选题)非疼痛刺激诱发疼痛感觉是()。
“宽以容人,厚德载物”。为人宽容,就应该(
那个时代,土地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社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
对于年龄≥65岁的老年人,以下药物处方是潜在
粉末回收装置中旋风分离器的回收效率最高。
在“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中,“挠”之义为
全国爱国卫生月是( )
股权投资基金通过( )参与被投资企业股东大会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
存款人死亡绝户无法确定继承人储蓄存款如何处理
()是计量技术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单位统一
下列哪一种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特点?()A心境
图4-2电路中,当电流源is1和电压源us2
心脏骤停患者,除颤为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