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0:05:58

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

题目描述

【题目】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

材料一: 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并实行了宪法宣誓制度。

材料二: 某职业学校16岁学生林某,自从结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开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学会了吸烟、喝酒、泡网吧,家长给的零用钱不够用,就多次在学校偷窃同学的自行车卖掉换钱,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仍不思悔改,又先后七次行窃、抢劫并致一人重伤,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1)材料一中,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和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2)材料二中林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犯罪首要的特征是                   ,林某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体现了宪法的地位和效力,所以说明的道理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或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犯罪的首要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结合材料中林某从违纪、一般违法,最后发展成为犯罪,表明的道理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犯罪首要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林某的变化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一步之遥,有一般违法行为如不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