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水闸工程的部分工程的施工逻辑关系表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天) A 基坑开挖 40 B 闸底板施工 A 85 C 闸墩施工 B 100 D 闸门制作与运输 150 E 闸门安装与调试 C、D 30 F 桥面板预制 B 60 G 桥面板吊装及面层铺装 E、F 35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遇到强风暴冲毁运输道路,新制闸门2013年4月25日才运抵施工现场。
事件二:在对闸墩进行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止水达不到质量标准,需返工处理,C工作于2013年4月30日完成。
事件三:截至2013年2月,工程量统计表如下。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2013年2月 计划工程量(万元) 90 120 100 90 实际工程量(万元) 90 116 105 81 1.请根据逻辑关系表,将背景资料中网络计划图补充完整。
2.指出关键工作(用工作代码表示)和网络计划完成日期。
3.分别说明事件一、事件二所造成的延误对计划工期有何影响;如若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确定该项目的实际完成日期。
4.截至2013年2月底,计算实际累计工程超过(拖欠)计划累计工程量占总工程量
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暂无
[华图解析]1.【参考答案】①→④为D工作、③→⑤为F工作、④→⑤为E工作 【考点解析】这是一道根据逻辑关系绘制网络题的题,考核绘制网络计划的表示方式及紧前、紧后工作的理解能力。 D工作没有紧前工作,且E工作的紧前工作为C、D工作,故①→④为D工作; F工作的紧前工作为B工作,且G工作的紧前工作为F工作,故③→⑤为F工作; E工作紧前工作为C工作和D工作,且G工作的紧前工作为E工作,故④→⑤为E工作。 2.关键工作为A、B、C、E、G工作。网络计划完成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网络时间参数计算题,考核对时间参数的计算及确定关键工作方法的掌握。 (1)通过工作、节点计算时间参数,总时差为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2)最长线路法计算总工期、确定关键线路(关CC.y-作)。线路最长者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最长线路上工作持续时间之和为总工期。 本题采用最长线路法计算: ①→②→③→⑤→⑥(40+35+60+35=170天) ①→②→③→④→⑤→⑥(40+35+100+30+35=240天) ①→④→⑤→⑥(150+30+35=215天) 计划工期为240天,每月30天计,8个月,从2012年11月1日开始,完成日期为2013年6月30日。 3.事件一中D工作,计划工作时间为150天,总时差为25天,而D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为175天,对计划工期没有影响。 事件二中的C工作计划应在2013年4月25日完成,与实际完成日期相差5天,C工作为关键工作,故工期将推迟5天。 该项目的实际完成日期为2013年7月5日。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运用对延误时间对工期影响程度分析的题目,考核对网络计划时间能力的实际运用能力。 根据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确定C工作、D工作的最迟完成日期。与实际数据比较,判定工作延误对工期有无影响。 D工作持续时间150天与总时差25天之和为175天,从2012年11月1日起,第175天为2013年4月25日,正好与实际完成日期相同,故对计划工期没有影响。 C工作的最早(最迟)完成日期为开工后第175天,应为2013年4月25日,但实际完成日期为2013年4月30日.故工期将推迟5天。 由于C工作的影响,实际完成时间为245天,应为2013年7月5日。 4.2013年2月末计划完成累计工程量为400万元,实际完成累计工程量392万元,总工程量(签约合同价)为800万元,实际拖欠累计工程量占总工程量的1%。 【考点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工程量计算的题目,考核累计工程量、总工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分别计算实际累计工程量、计划累计工程量,将两者之差与总工程量比较。
917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单选题】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为证券交易提供
(判断题)人民币升值将增加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
(单选题)要使列表框中的列表项显示成复选框形
(单选题)某企业本期的财务杠杆系数为2,息税
(单选题)2014年某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同期
(单选题)关于热水袋的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历史探究
八年级的小名小时候总爱在妈妈怀里撒娇,现在她
3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______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经过平等协商
下列属于情绪的成分的是()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的主要因素有
目前对清洁钢的标准要求是:[H]+[N]+[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按深度不同分为()种。
. 关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无菌物品包严格按照有效期管理为()天,夏季炎
完好标准对设备不漏油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曹组的《扑蝴蝶》提出的主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