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20:37:03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

题目描述

【题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一  图为2012 -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

注: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增长至56%,发达国家已达70%-80%;现阶段,我国普通农产品不缺,部分品种供大于求,但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足。

材料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1)揭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

(2)并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

 

答案解析

本题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揭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解答图表类题目,一看图表标题,图标中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考生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五年来,我国粮食连年高产;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阶段,我国粮食供给结构仍不合理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设问主体。如果主体明确,则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如果主体不明确,则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如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消费者)应该怎样做等。故本题中主要从要面向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及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信息:五年来,我国粮食连年高产;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阶段,我国粮食供给结构仍不合理。  建议:要面向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