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能推动工业文明步伐,加快四个现代化的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能推动工业文明步伐,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俄(联)农业生产的情况

 

项目年份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

34.55

44.24

 

(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材料三  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说说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剩余粮食归农民所有。(2)限制农产品生产,销毁多余农产品;国家干预经济。(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大包干);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之间的关系: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4)从国情出发;符合农村生产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依据材料一可知1921年至1925年苏俄(联)农业生产呈现显著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列宁在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剩余粮食归农民所有,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可知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是限制农产品生产,销毁多余农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而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政权的力量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据材料三“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和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4)综合上述内容,可知中外制定农业政策都需要从国情出发,符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而且都需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