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23:57

历史上“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

(2)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据材料三、四,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一大确定的哪三大政策?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可以联系所学,列举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和荀子“君舟民水”来回答。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可以根据教材所学,从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等方面来回答。从“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可以看出,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从“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相当于旧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是指明确了反帝主张。从“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联系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一大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主张: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质的飞跃”:明确反帝。新发展: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精神内涵: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