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下是某中学八年级(2)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新闻万花筒环节,

题目描述

【题目】以下是某中学八年级(2)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新闻万花筒环节,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其中讨论学习。

(热点一)

樊某购买了一款冰箱,发现在销售网页上表明的“假日功能”,在冰箱上根本没有。于是向销售企业索赔。被拒绝后,他向通州法院起诉,要求对方退款并进行三倍赔偿。通州法院支持了消费者的全部诉求。

(1)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热点二)

浙江考生陈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篡改3名同学志愿,警方和当地考试院查明事实后,恢复3人原志愿,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2)浙江考生陈某的行为及其后果给我们哪些警示?

答案解析

(1)①法律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2)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④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结合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明了法律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材料告诉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题文中,陈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篡改3名同学志愿的行为而受到行政处罚。这主要说明了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说明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材料告诫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