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0:53:51

品评社会现象。

题目描述

【题目】品评社会现象。

材料一:今日,几张“少年虽小,但肩膀有担当”的照片走红网络:成都地铁上面对电视里五星红旗敬礼的小朋友;保定联盟西路小学因国歌响起,一群停下匆忙脚步、笔直站立行注目礼的学生;陕西省绥德县特大洪灾后,一位为抢救救灾物资累瘫在矿泉水“山”旁的小志愿愿者……

材料二:2018年2月,某男子为泄私愤在微信群内发布“南京大屠杀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上海杨浦分局调查后依法对该男子进行了警告并依法对其行政拘留五日。有网友评论说:行政拘留五日太短了,这种人应该拉出去枪毙。

(1)材料一中担当少年们的行为向社会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请你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评论进行评析。

(3)如果你是杨浦分局的警察,你会给予材料二中的男子哪些警告?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分析题干,找出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明确答题方向。“保定联盟西路小学因国歌响起,一群停下匆忙脚步、笔直站立行注目礼的学生”表明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和规则意识;“一位为抢救救灾物资累瘫在矿泉水“山”旁的小志愿愿者……”表明此小学生有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所以材料一中担当少年们的行为向社会传递了哪些正能量可根据以上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分析网友的言行,首先表明该网友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另外,“拉出去枪毙”是气愤至极的表现,也是缺乏理性和法律意识的表现,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故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评论进行评析,可根据以上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作为杨浦分局的警察可从民族尊严、爱国情感不能随意伤害,公民在公共网络空间的言行更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要善于调控情绪等方面给予警告。

(1)爱国;有规则意识(懂礼仪);有责任感(无私奉献)。(2)网友对材料中男子的行为表示愤慨,说明该网友有强烈爱国情感;“拉出去枪毙”的言论缺乏理性和法律意识,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3)①民族尊严不能随意践踏,爱国情感不能随意伤害;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个人在公共网络空间的言行更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③要善于调控情绪。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