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中国篇)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生产部门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世界篇)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开始建立社会安全网。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是怎样建立社会安全网的?
材料四 1990年,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时,苏联各民族的积怨被煸动起来…(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
——摘编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4)导致材料四中“苏联经济出现严重滑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表格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可知,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到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建立社会安全网”可知,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这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经济出现严重滑坡,消费品全面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可知,这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根据所学和材料四“……1991年,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重工业;一五计划(2)改革重点由农村到城市;增强企业活力(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4)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解体
相关试题
266 企业模拟经营规定发薪日是()。A、当
(多选题)国民经济动员包括()。
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
38.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的一项重
(单选题)有关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目前确诊糖尿病的最好方法为()
屈原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写成充满生活气息和浪
东北三省中,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最强的是()。
180、“三合一”场所火灾危险性很大,“三合
某材料组的张某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学习,把领导
为掩盖砌体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靠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的
下列各项中,应通过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
气体继电器安装在变压器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
电梯的基站是指电梯的底层端站( )
行政诉讼中,被告在一审中未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
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
招标投标法规定评标工作应由()负责。
以下哪条语句会产生运行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