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0:31:33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材料一:魏源的《海国图志》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什么主张?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是什么?

材料二:“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2019年)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2)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下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

观察此图,回答问题:

(3)中华民国成立于哪一年?

(4)“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5)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部重要文件?体现了哪些思想或原则。

 

答案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潮流:结合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形势可得出当时的潮流是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2)含义:材料中“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是指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是指日本当时只有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才能推行改革,从而缓解社会危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以及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3)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4)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的主权在于全体国民,因此把“国”写为“囻”(5)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得出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得出主权在民;根据“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得出天赋人权;根据“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得出三权分立。

(1)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2)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3)1912年(4)中华民国的主权在于全体国民(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