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材料二: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造成29死亡,14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各族群众纷纷表示强烈愤慨,各国政府也对分裂势力的暴力行为给予强烈谴责。
探究一:巩固统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古代,那一次改革促进民族的融洽?
探究二:曾经的苦难,有离伤别恨,也有国恨家仇。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清朝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3)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5)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6)你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什么感悟?
答案解析
(1)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孝文帝改革。(2)伊犁将军。(3)《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4)民族区域自治。(5)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6)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符合题意即可)。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的机构是伊犁将军。(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5)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相继回归祖国。(6)结合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感悟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定统一也可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互见中,当你船与另一艘船相遇并致
8056 李某未婚,2002年收养了2岁的王
2207 颈椎损伤病人进行颅牵引后,取平卧位
5666 霉菌毒素中毒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季节性
2404 Lytro相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A
1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 )季主导方
[单选] 下列文学作品,属于唐传奇的是(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国家的
下列关于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
属于文献内容特征的选项是( )
人类社会自有了国家,就开始了征税的历史。从古
下列关于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统一的特点,要求生
患儿,男性,9个月,体重10kg。诊断为先天
下列土类中宜选作路堤填料的是()。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
运动时的排汗量多,表明运动量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09年至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