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探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伯禹和李太守,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3)根据图片信息,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识,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4)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汉族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局势?,最终出现了怎样的制式局面?

答案解析

(1)半坡原始居民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2)大禹治水;李冰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3)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4)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为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为适应南方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2)依据所学可知,古时候黄河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被尊称为“大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3)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4)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