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某中学历史兴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代的中外交流”主题探究活动。请你探究以下问题。

(开放包容的大唐)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1)材料一中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哪个国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发展贸易的宋元)

材料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1,请你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比较图2与图1,谈谈元朝对外交通、贸易的特点。

(闭关锁国的清朝)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学年度第二学期

答案解析

(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新罗。(2)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设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元朝对外交通、贸易的特点: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都畅通,有贸易关系的国家比宋代的多。(3)闭关锁国政策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对外开放,国运昌盛;政策封闭,国运衰落

(1)依据所学可知,鉴真,中国唐朝僧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玄奘在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由弟子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时期,新罗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2)结合材料二的图1的信息,依据所学可以得出,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人中占重要地位。结合图2的信息可以得出,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更加发达、畅通,比宋代时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多。(3)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近两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对外开放,国运昌盛;政策封闭,国运衰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