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35:48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梁)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官民杂处,商民混居在潮水一般的世俗生活力量的推动下,“夜禁”也被突破,出现了繁华的夜市……海外汉学家称(朝代)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并不为过。

——摘自吴均《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燕赵秦晋齐梁江准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南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熟《李长卿集》

材料三(清代)…商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形成为投资城市工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力量,反而购地收租,跻身于官僚与地主相结合的乡绅阶层。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横线上的时间,并概括当时发生“城市革命”的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

(3)材料三所述现象是由哪一经济政策造成的?与其有内在关联的清朝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是什么?并指出二者共同的根本目的。

答案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汴梁)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可知,宋市坊不分;根据材料“‘夜禁’也被突破,出现了繁华的夜市”可知,打破时间限制。(2)特点:根据材料“燕赵秦晋齐梁江准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南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南北方商人往来频繁,说明区域性长途贩运易发展快。商人群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最著名的地域性商人是晋商和徽商。(3)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商人之所以没有形成投资城市工业的社会力量,反而购收地租,形成了乡绅阶层,原因在于重农抑商政策。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外贸政策是闭关锁国。根本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1)宋市坊不分;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2)区域性长途贩运易发展快。晋商和徽商。(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维护封建统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