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2:44:45

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它们成为人类历史的缩影。结合

题目描述

【题目】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它们成为人类历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下图石柱上镌刻着《汉谟拉比法典》,它出土于哪一地区?该石柱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2)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宝贵的精神遗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曾评价鲁国大夫季氏:“八佾(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指一列八人,周礼规定天子舞蹈可以使用八佾,诸侯六佾, 卿大夫四佾)舞于庭(家庙的庭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3)汉代巴郡的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重庆丰都槽房湾9号汉墓出土的青铜摇钱树叶上,发现了穿袈裟的佛像,该文物属于东汉中期,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古日比伦的法制情况;反映了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雕刻技术。(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 根据“八佾(奏乐舞蹈的行列,一佾指一列八人,周礼规定天子舞蹈可以使用八佾,诸侯六佾, 卿大夫四佾)舞于庭(家庙的庭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逐渐遭到破坏,王室衰微。(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巴郡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民歌兴盛方面。根据“发现了穿袈裟的佛像,该文物属于东汉中期”可知,东汉中期,佛教已传入巴渝地区。

(1)地区: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价值: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古日比伦的法制情况;反映了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雕刻技术。 (2)核心:“仁”。背景: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逐渐遭到破坏,王室衰微。 (3)表现:民歌兴盛。说明:东汉中期,佛教已传入巴渝地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