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0:15:22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题目描述

【题目】(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材料二: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同时,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用实际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材料三:时代是精神的试金石。中国历史的每一步向前,无不源于伟大民族精神的推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就,无不源于伟大民族精神的书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几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同时,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几代塞罕坝人倡导和发扬了什么精神?尤其还要发扬什么精神?                     

(3)结合材料三答出,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结合题文描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这就说明中华文化不论是在历史渊源上,还是在涉及到的领域方面,都体现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2)本问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依据题文描述,“几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同时,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这里 “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体现出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这里体现出的是开拓创新精神。所以,这需要我们紧密联系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3)依据教材知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据此进行回答。(4)本题考查中学生应怎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知道,今天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主要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艰苦创业精神或者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3)爱国主义。(4)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