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分别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答案解析

(1)核心内容:材料一: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材料二: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敌我为量对比悬殊;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符合中国国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存在通过合法斗争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可能性。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的“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据材料二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以概括出材料二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三的“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为当时敌我为量对比悬殊;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符合中国国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存在通过合法斗争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可能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