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阅读下面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材料二:他出生于贵族,一生积极探索人生意义。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材料一中的话是谁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什么?

②材料二说的是哪一位作家?请你至少列举出他的两部不朽名作。

③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解析

①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②托尔斯泰;写出两部名作。③反映社会题材(或者来源于社会现实)

①材料一中“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②依据材料二“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在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③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共同点是都是反映社会题材(或者来源于社会现实)。《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而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这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因此社会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