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

题目描述

【题目】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牌     泉州出土的南宋船

          图1                      图2                         图3

(3)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2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

(4)如果你选用以上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答案解析

(1)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意思相同即可);②政治因素:南方的相对安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①主要来自于东南;②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北方转移到南方(或者: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①宋代;②商标、广告意识;③海外贸易。(4)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

(1)根据图表观察,可以知道,从西汉到唐代再到北宋我国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从111万户上升到了830万户;而北方人口在同一时期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从965万户降到459万户,即: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北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的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3)根据材料三,结合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1《秧马》发明于宋朝;图2《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牌》,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商标意识;图3《泉州出土的南宋船》,说明宋朝海外贸易繁荣。(4)结合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北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由于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