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个多世纪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成功地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挫折,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哪个历史事件,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解析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大跃进。(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4)政策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了国家工业化的改革,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例如工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由此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告诉我们政策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