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

题目描述

【题目】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1)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从上面解放”的做法,史称什么?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了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2)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二中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为两条具体措施。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日本民族的学习特点。

材料四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哪个政策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

材料五  美国的创新在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拯教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4)材料五中“美国的创新”反映了美国政府通过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四、五反映了不同政治体制下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但它们又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试找出其中的一个相似点。

 

答案解析

(1)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加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学习特点:创新、超越(3)新经济政策(或者: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4)手段: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5)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市场和计划等经济手段等。

,(1)材料一“19世纪中期”“亚历山大二世”可知,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发生于1861年,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以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从上面解放”的做法,史称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这一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2)据所学知,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加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据材料三“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可知日本民族的学习特点是创新、超越。(3)据材料四“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中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4)据材料五“美国的创新”在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拯教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经济上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扭转了经济形势。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材料四、五反映了不同政治体制下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但它们又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市场和计划等经济手段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