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23:19:41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有了好的

题目描述

  [单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有了好的法律,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损害法律尊严,动摇法律根基。但是,在强调法治时,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地将“民”排除在外,津津乐道所谓“法治不是治民,而是治官”。的确,我们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主要是针对行使权力者而言的,要求切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然而,无论治国、执政还是行政,都需要公民的配合。公民既需要作为相对人服从相关权力行使的结果,又需要根据法定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来,所以,一方面要强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走法治群众路线,扎实培育公民守法意识。要让人们切实体会到并铭记在心,公民不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样,都是对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违法或者不当的私人行为应当依法制裁和纠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在遵守既有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
B.法律实施的实效性依赖于公民参与
C.法律是全体人民总体意识表示的一致
D.违法或者不当行使权力应当受到制裁和纠正

答案解析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第一句说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第二句反面论证说要严格执行法律。第三句“但是”进行转折说在强调法制时,有人把“民”排除在外,所谓“法治不是治民,而是治官”。第四句对第三句进行了解释。第五句“然而”对第三句进行转折,所以第五句更重要,指出“无论治国、执政还是行政,都需要公民配合”,之后都在论述这个观点。因此文段的重点在第五句:法律需要公民配合,选项B是此重点的同义替换,所以选B。第三步:分析选项A选项:文段没有说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所以A错。C选项:文段不是说法律是全体人民总体意思表示的一致,是说法律需要有公民的参与配合,所以C错。D选项:是文段最后解释需要公民配合参与的内容,不是重点,所以D错。故本题选B。【2015-山东-021】   

参考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