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

题目描述

【题目】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木向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家庭・生活等所有领域全盘出击,一个也不落下,齐头并进,锐意突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上述方面,把秦国全盘改变,彻底改变,变出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秦国。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材料二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方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引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各写出一例该事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制度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哪一内容感到不解?概括同时期中日两国改革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会给部分人以“社会主义”印象?

(4)根据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成功改革、总结他们成功的共同点。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 政治上:在地方实行县制; 经济上:土地私有制(2)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 中国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日本是全面学习西方,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3)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不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罗斯福采取了一部分有利于工人就业方面的措施。(4)结合国情,善于学习先进的事物,不断改革创新。

(1)根据“把秦国全盘改变,彻底改变,变出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政治上在地方实行县制,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制。(2)根据“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可知,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感到不理解;同时期中日两国改革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日本是全面学习西方,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3)根据“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向富人敲竹杠”、“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会给部分人以“社会主义”印象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不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罗斯福采取了一部分有利于工人就业方面的措施。(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结合国情,善于学习先进的事物,不断改革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