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图1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图2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2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3)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解析

(1)①禅让制;②启(2)分封制;A——天子;B——诸侯;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商鞅;教民耕战:①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

(1)依据材料一中图1所示的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就是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因此图1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①禅让制②启。(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因此图2反映的是分封制;第二小问,结合图片及所学可知,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因此图2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周天子和诸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坏井田、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说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第二小问,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如“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为: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中图1主要反映了禅让制到世袭制,材料一图2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材料二通过商鞅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因此以上材料反映的主题是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