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走进历史,感受曾经的繁荣

题目描述

【题目】走进历史,感受曾经的繁荣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什么河?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试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五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5)材料三中有哪些属于盛唐气象篇?(请写出图示)

农业:

手工业:

文学艺术:

开放的社会风气:

(6)材料一中图一是王桢《农书》中记载的秧马图,从侧面反映出宋代农业的发展,此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材料四、五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7)图三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属于什么佐证材料?

(8)图九是我国古代人民制成的指南工具,此后经过不断改进,并且经阿拉伯商人传出中国。那么与此同时我国还有哪些卓越的发明?(举两例)

答案解析

(1)隋朝大运河(2)A.北京杭州(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5)农业:图二图六手工业:图八文学艺术:图七开放的社会风气:图四(6)占城稻经济重心南移(7)宋代造船业发达实物资料(8)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任意两例)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材料中皮日休评价的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即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即今天的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往南沟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隋朝对南北方的控制。(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二曲辕犁和图片六筒车是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图六唐三彩体现了唐朝手工业的精湛;图七是颜真卿的书法,体现了唐朝的文学艺术成就;图八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图一、三、五、九都不是唐朝的成果。(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农业发展迅速,此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是占城稻;根据材料四中“江南之为国,盛矣。”和材料五中“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转移到南方。(7)根据图片可知,图三反映的是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图片属于实物资料。(8)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了指南针以外还有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