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7:36:07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

题目描述

【题目】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

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贸易中心

科技中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条件是什么?列举出美国成为第二次制造中心的——项重大科技发明。日本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中心的外部条件是什么?

(工业革命与社会变化)

材料二  近代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2)根据材料二,谈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世界格局与世界工厂)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3)如图三中两个组织的出现与哪一国际格局有关。依据材料三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势是什么。

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

(中国与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的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编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4)根据材料四,“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谈谈你对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的建议。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美国人福特制成汽车生产流水线。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大量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根据材料“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社会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4)根据材料“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的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可知,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为了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精细管理打造国际品。

(1)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首先在英国确立。列举爱迪生的发明或福特制成汽车生产流水线或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等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扶持日本(大量的战争订货的刺激)(2)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社会问题。(3)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4)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或制造中心)开放性题目,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精细管理打造国际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