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08:41

材料一: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1)这位代表所说的“新秩序”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句话的?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是如何处理的?

(4)时隔2年之后,英美日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第三个重要议题就是解决中国问题,此时山东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

答案解析

(1)“新秩序”:由材料一中的“和会”和“巴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新秩序”指的是通过巴黎和会建立的凡尔赛体系。理解: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凡尔赛体系的相关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这一新秩序是列强一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所谓的“纠缠不清”则是指这一体系下仍然矛盾重重:由于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存在矛盾;由于这一体系建立在处置战败国基础之上,所以肯定存在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由于这一体系把社会主义的苏俄排斥在外,所以还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弱小国家和民族宰割基础之上,所以还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可得出山东人民是中国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可得出山东重要的地理位置;由“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可得出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3)结合所学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最终没有实现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的愿望,因为《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4)结合所学华盛顿会议的相关知识可知,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加上美英等国对日本施加压力,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

(1)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是列强一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但这一体系下仍然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2)山东人民是中国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山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3)《凡尔赛和约》中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4)华盛顿会议上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