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思想的变迁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的变迁

材料一  图1图2选自《漫画中国通史故事》,图中人物正在就治国理政展开辩论

图1                             图2

(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中的历史现象发生的时期。并将下表填写完整。

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实施仁政,治理天下

儒家

采用法术,治理天下

韩非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2)依据材料一,为这组漫画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材料二  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不同)方,指意(意旨)不同,是以上亡.(通“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③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3)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观点。并指出文中哪些表述是董仲舒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写序号即可)

(4)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战国时期①孟子;②法家;③道家(2)百家争鸣(3)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①(4)措施: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影响:达到思想上的大一统;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1)根据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百家争鸣,“实施仁政,治理天下”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等。“采用法术,治理天下”反映的是法家的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韩非等。“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2)根据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3)根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观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不同)方,指意(意旨)不同,是以上亡。(通“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知,诸子百家的意见不同,不利于统治,故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答案是①。(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推行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这些措施使西汉时期达到思想上的大一统;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