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阅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材料一中与“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大梦之唤醒”是指当时兴起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在抗战时期民族团结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马关条约》;(2分)维新变法运动。(2分)(2)五四运动。(2分)  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马克思主义”亦可,2分)(3)新特点: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4)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观念进步等。(2分,回答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4个问来进行考查。(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维新派的相关知识点。题文信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因为材料一意思是“我们国家做了几千年的封建大国梦,,就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打破,在《马关条约》割了大片的国土后才觉醒”;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列强由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侵略转化为资本输出,侵略剥削更加惨酷,对民族资本主义危害很大.此时的中国人愈发觉醒,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马关条约》;维新变法运动。(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五四运动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根据要求即可回答: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抗战时期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在抗战时期民族团结呈现的新特点。结合历史分析: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全民族团结抗战。(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根据要求即可回答: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社会近代化、人民观念进步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