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也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怀揣梦想,锐意进取,居安思危,方得永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哪项措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中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关键措施?

材料二 

 

 

(2)请说出材料二中这套制度的名称?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行政

材料三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3)材料三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是哪个皇帝开创的?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材料三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分别说出一个导致国家兴和亡的皇帝的名称。

(5)综合以上材料,请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或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或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中央集权制度(或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丞相(3)秦始皇(或秦王嬴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之势,分久必合(或统一是大势所趋)(4)国兴——大禹、商汤、汉景帝、汉文帝、汉武帝等国亡——夏桀商纣王秦二世等(5)改革措施要正确,要善于创新;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开放性问题,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根据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材料中触动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或奖励军功);而商鞅变法中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关键措施承认土地私有(或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依据材料二图示法分析可知,材料二中这套制度的名称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掌管行政,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在中央设置的丞相掌管行政。秦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3)依据材料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三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是秦始皇开创的;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从材料三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统一是大势所趋。(4)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如:国兴——大禹、商汤、汉景帝、汉文帝、汉武帝等;国亡——夏桀、商纣王、秦二世等。(5)综合以上材料,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做到:改革措施要正确,要善于创新;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