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8:16:4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题目描述

【题目】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

——日本“太政府符”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了哪个时代的农业景象,据材料写出这一时代出现的新式生产工具。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一是铁制农具,图二是穿有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由材料“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农业景象;筒车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能够自动灌溉的生产工具。(3)由材料“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可概括出我国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出现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所学知识,两宋时期,江南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优良品种的引进;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的重视等,都是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2)唐朝;筒车.(3)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发展快,出现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我国经济重心南移.(4)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的提高;优良品种的引进;国家政策的促进,统治者的重视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