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练的语言,融诗
题目描述
【题目】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练的语言,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欺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中这次“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说明材料六中“天翻地覆“的含义?
答案解析
(1)根据“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首诗分别针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而作。《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四百万人同一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3)“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的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此之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城市中心”的道路;由城市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说明革命道路的选择应该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对于材料中“远征”和“天翻地覆”的含义结合所学内容作答即可,即指长征和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结束。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3)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城市中心”道路。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4)红军长征。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相关试题
5620 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
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
(单选题)按照商品在最终消费用途上的表现,可
(单选题)选样方法,其中一种具有的优点是简便
小红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很伤心,自习课时在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
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有一个口号在全国叫响:
【单选题】 车辆二级保养作业指对车辆进行【】
在安装塔机附着装置时要通过调整附着杆的距离来
风险管理部门要与经营、支持保障部门保持相互独
下列关于客户需求调查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
内平衡式与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选择依据是()
阀过滤是利用水自身的()进行过滤。
熟啤酒最佳的储存温度是()。
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后护理,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节约用水,保
某种土定名为GF,它表示( )
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轻度房室传
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缴纳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