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根据下

题目描述

【题目】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根据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1)唐太宗发展了哪一种选官制度,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诗里提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盛世,这个盛世史称什么?是哪一个君主时期开创的?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3)看图说出诗里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说说“此河”的三个中心,该诗主要肯定了“此河”的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制度:   科举制   (1分)(2)盛世:    开元盛世 (1分)君主: 唐玄宗(唐明皇)(1分)(3)河: 大运河   (1分) 中心:涿郡、洛阳、余杭  (3分)  意义: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1分)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太宗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科举制(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开元全盛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忆昔开元全盛日。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玄宗年号“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开元盛世君主:唐玄宗(唐明皇)。(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隋朝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隋亡为此河。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隋炀帝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大运河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大运河 ;中心:涿郡、洛阳、余杭 ;意义: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