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

题目描述

【题目】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甲图(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了当时哪一派别的思想?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

(3)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思想的共同点。从甲图到丙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解析

(1)洋务派。(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3)共同点:向西方学习;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

(1)依据甲图的“海国图志”可知,这是《海国图志》的封面,其作者是魏源。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办法,其中魏源就是主要代表人物。他著有《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洋务派的思想。(2)依据乙图中“康有为”可知,此图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主要思想是:变法维新或君主立宪。依据丙图“民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3)依据三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作为一名开明地主阶级思想家虽主张救国学习西方,但他始终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乙图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丙图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所以,图片所反映的思想的共同点是学习西方。从甲图到丙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学习技术——学习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