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投鞭断流”
(2)材料二中的成语,其典故与什么战役有关?该战役的交战双方是哪两个政权?
材料三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了什么现象?
(4)材料四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
(5)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答案解析
(1)秦始皇(嬴政) 抵御匈奴的进攻(2)淝水之战 前秦、东晋(3)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融合(4)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5)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 民族友好相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皇帝是秦始皇;根据材料内容“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未来抵御匈奴的进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这些成语淝水之战相关;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融合。(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特点包括:从民族之间的对抗到民族关系逐渐融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应该加强民族友好相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等。
相关试题
GPS网与已有控制点的联测不应少于()个答案
【单选题】 演出经纪人员从业单位发生变更、演
764根争议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被
7064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外交的基石。商业资本及商业
(单选题)( )可以用来描述销售数量和营销组
(单选题)按照分散系统分类可将气雾剂分成()
苗木移植季节根据各树种发芽的早晚来确定移植次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一句
下列桥墩中属于拱桥轻型桥台的有( )。
纸张的耐折度分为纵向耐折度和横向耐折度两种,
燃气的管道的警示色为()
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都不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王某与李某二人酒后飙车,王某违章超车,致使一
以下对留置导尿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正确的一项是
红砖抗折试验,加荷应()速度以每秒()直至试
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接近
在一些灾难性事件当中,经历的人们或多或少会严
草乌和附子的作用基本一样,但草乌毒烈的性质比
按照上海垃圾分类规则,普通师生使用过的口罩、